
1、韌性破壞是材料不存在明顯的缺陷或脆化,而是由于旋壓封頭超壓導致的破壞。其特征有:
2、發(fā)生明顯變形,一般不產(chǎn)生碎片。破壞時(shí)直徑增大或局部鼓脹,管壁減薄。
3、實(shí)際壓力與理論值相近。
4、斷口呈灰暗纖維狀,無(wú)金屬光澤,斷面有剪切唇。
5、斷口纖維區之外呈形花紋或人字形花紋,并有指向起爆點(diǎn)的特點(diǎn)。
脆性破壞是旋壓碳鋼封頭破壞時(shí)沒(méi)有發(fā)生宏觀(guān)變形,旋壓封頭破壞時(shí)的管壁應力也遠未達到材料的強度極限,甚至低于屈服極限的破壞現象。通常是由于材料的脆性或嚴重的缺陷引起,如材料的焊接和熱處理工藝不當,焊縫存在缺陷以及低溫引起的冷脆等。脆性破壞往往是瞬間發(fā)生,并以極快的速度擴展。因為其是在低應力下發(fā)生的破壞,故也稱(chēng)低應力破壞。脆性破壞的特征是:





碳鋼封頭整體成形與分瓣成形是封頭加工的方法。整體成形按照加工方式主要有沖壓成形與旋壓成形,以及很少使用的成形、氣壓膨脹成形等。
整體成形按照加工溫度可以分為冷加工和熱加工。由加工方式與溫度組合就有了熱旋壓成形、熱沖壓成形、冷旋壓成形、冷沖壓成形及壓鼓成形。
熱旋壓成形就是熱加工與旋壓加工的結合。對于標準系列的封頭一般采用沖壓成形,但對于非標準系列的封頭或者直徑很大的封頭,一般采用旋壓成形。
硬度指標:金屬材料抵抗硬的物體壓陷表面的能力,稱(chēng)為硬度。根據試驗方法和適用范圍不同,硬度又可分為布氏硬度、洛氏硬度、維氏硬度、肖氏硬度、顯微硬度和高溫硬度等。對于碳鋼封頭一般常用的有布氏、洛氏、維氏硬度三種。
布氏硬度(HB)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(zhì)合金球,以規定的試驗力(F)壓入式樣表面,經(jīng)規定保持時(shí)間后卸除試驗力,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(L)。布氏硬度值是以試驗力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。以HBS(鋼球)表示,單位為N/mm2(MPa)。
式中:F--壓入金屬試樣表面的試驗力,N;D--試驗用鋼球直徑,mm;d--壓痕平均直徑,mm。測定布氏硬度較準確可靠,但一般HBS只適用于450N/mm2(MPa)以下的金屬材料,對于較硬的碳鋼封頭或較薄的板材不適用。